那年威尼斯太熱,走在石板路上,每一步都像要選邊站。
沈雁殊第一次走進模擬法庭,是在義大利法學(xué)院的一處古老講堂里。研習(xí)營的課程全英,主題是歐陸與海牙T系下的國際私法攻防,選址靠近大運河。她記得那天快要遲到,手里的資料被風(fēng)翻亂,轉(zhuǎn)過角的瞬間撞上了一個人。
是晏尋。
他手里也拿著資料,卻沒有一頁掉出。他只看了她一眼,把她落在地上的紙撿起來,遞還她,說:
「證據(jù)不能亂飛,會輸?!?br>
她本來覺得這人不太好惹,語氣淡、眼神沒溫度。但他講課清楚,尤其在模擬庭前的準(zhǔn)備階段,他拆條文、拆事實、拆對方口供的方式,讓她第一次在攻防里感到——不是害怕輸,而是想要贏。
模擬法庭那天,他們是同組,被安排擔(dān)任被告方。對手是兩位歐洲法系的研究生,一開口就咄咄b人,用條文、判例,再配上那種英文里聽得出法語底子的腔調(diào),幾乎想要碾壓整個場子。
她幾度想中止反駁,被晏尋的筆敲了一下桌面。
「重點不是他說什麼,是你能不能讓他說的話對你有利。」
他寫了一行字遞過來:
“你不是要證明他錯,而是讓他說出你想要他說的。”
沈雁殊後來記不得那場b賽是怎麼贏的,只記得站在講堂外的小yAn臺上,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